稳定币只是RWA成功应用以及被广泛了解的案例之一!
近一个月的时间稳定币相关概念还确实很强势,这个在6月初的文章中也对“稳定币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也提到这个概念有机会成为A股的一条主线。一方面原因就是资金喜欢炒消息,这段时间不断有国内及海外的相关消息催化,几乎每天都会稳定币、RWA等相关概念的进展;
另一方面美股那边新上市的Circle(CRCL.N)二级市场表现抢眼,上市后的6月5日至6月23日,股价一路走高,区间涨幅逼近750%,市值一度超646亿美元(约合4600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标普、纳指继续创下历史新高情况下,Circle的市值在403亿美元(约合2886亿元人民币),PE(TTM)来到了惊人的234倍!(昨晚反弹后市值为428亿美元)
如此高的市场估值是否存在泡沫?
华尔街的机构之间在预期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摩根大通和高盛则是主要空头方,目标价大幅调低至80美元/股左右,理由是认为Circle的竞争壁垒不高,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拟发行,目前国内的传统银行、支付巨头等都在酝酿自有稳定币,后面发行后会利用既有网络稀释Circle的先发优势,份额不保;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Needham和Bernstein分别给出了250美元/股和230美元/股的目标价,理由是Circle具有合规优势,用合规与Tether竞争,用网络对新玩家形成壁垒;而且这两家机构认为与Coinbase合作是优势。
其实机构的目标价看看就好,主观性非常强;不过机构关注的核心点在于两点,一个是合规性,另一个就是背后的核心资产标的。
01
稳定币≠RWA,那什么是RWA?
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将现实世界资产以区块链技术(确保不可篡改)进行分割并在区块链上快速流通,RWA对应着链上代币,大幅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并且支持7×24小时的全球低成本交易。其中稳定币只是RWA成功应用和被广泛了解的案例之一。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RWA市场的总规模突破240亿美元(较2022年50亿美元增长380%),成为除虚拟货币外第二大增长方向。可见RWA的代币化品类有正在快速扩容的趋势,一方面拥有优质资产的企业可以借此进行快速融资,另一方面也将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带来更广泛的资产配置。
这里也参考了“央行的央行”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报告: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它认为“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设计目的旨在维持恒定价值,通常与美元保持1:1挂钩,并由实物资产(如美国国债或黄金)作为支撑。美国Circle发行的代币背后核心标的资产也是以美元计价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所以这个定义其实非常窄。
虽然全球市场依旧是以美国的稳定币为主,其中99%的市场份额以美元及其资产为基础,但预期这只是短期的先发优势,并不代表未来趋势。毕竟各国传统银行和支付巨头都在盯着这块巨大的蛋糕。比如香港若发行“稳定币”,其底层资产预期将是以法定货币、我国的短期国债、黄金等这类T0级别的优质资产。而随着各国“稳定币”的涌入,美国及Circle的市场份额大概率将受到冲击,这或许也是摩根大通和高盛看空Circle的原因之一。
而我们与美国发行的代币进行差异化竞争核心点在于多元化的数字资产。
中国香港已经高调入场了,在26日的政策宣言中也反复提到了RWA。稳定币或代币发行的竞争壁垒将在于此,如果后面香港稳定币想要成功发行,背后资产端的RWA势必要充分准备好,短期甚至可能比牌照更重要,而我国RWA的容量天然具有优势,毕竟“基建狂魔”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在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中(上图),有个“LEAP”框架,包括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其中特区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包括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基金)以及现实世界资产(如新能源等)等更多元化资产。
有人会疑问,RWA不就是之前的ABS(资产证券化)吗?
是也不是,RWA算是ABS的进化形态,因为RWA几乎解决了ABS所有的痛点。首先就是资产范围更广,传统的ABS只能做“金融资产”,而且仅限已有稳定现金流的金融债权包括信贷、租赁合同、应收账款等,要求历史数据可预测,因为要据此来定价;而RWA覆盖全类型实体/权益资产,比如有现金流的工厂设备、知识产权等,无现金流的资产如未开发土地、未商业化数据、艺术品等都可以作为链上资产,RWA的定价将不限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变得更加多元;
其次,结构简化,ABS强制分层(优先级/次级)且信用增级,流程复杂且成本高;RWA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权益,部分场景简化结构,成本大幅降低;再者,投资门槛更低、流动性更强,ABS机构主导,投资门槛百万起步,RWA更碎片化可以将资产拆成100元一份,普通人都可投,并且不限于交易所及时间限制,能在区块链上7×24小时进行交易,没有外汇管制,以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链上资产还可以在全球流通。
这里举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目前房地产代币是RWA领域发展至今相对成熟的市场,关键是资产质量和租金带来的现金流比较清晰。
在全球投资市场中,房地产投资一直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然而传统的房地产实物投资的核心痛点就是流动性极差、投资门槛高且交易成本高;于是后面就有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虽然撮合交易使得流动性有所提高,但投资门槛依旧是百万起步,且基金管理费也不低,主要玩家是机构和高净值客户;而现在房地产代币(RWA)继续优化了这一投资领域:发行代币的持牌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代币化,分割为若干标准化数字份额,普通投资者可以花费百元即可购买房产份额并定期获得对应份额的租金收益,不仅大幅降低了投资门槛,相比REITs进一步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而获得资金的一方可以继续在全球范围寻找优质的房产,继续优化RWA的持仓。
下图是大致总结出的一个对比表格,明显可见RWA的代币化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市场。当然稳定币和RWA背后的政策、对发行机构的监管以及对链下资产质量也正在逐步完善。
02
RWA很有想象力
前面提到了,目前数字货币市场中,RWA的扩容将是一块核心驱动因素。
短期来看,各家公司都在积极尝试让自己的优质资产上链,不过早期市场更偏好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比如国债、房地产,创新些的有新能源电站、充电桩等,毕竟利息、房租、电费这些稳定的收入可以提供持有者定期分红。
包括今年景气度高增的算力领域,算力租赁或将成为RWA资产链条的新宠。从商业模式来看,算力租赁有点像商业地产,收入主要来自租金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利润,能够通过优质客户的长期合同转化为稳定的现金流流入;对于算力租赁的企业来说,将算力租赁的资产上链做成数字产品,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继续投入资金扩张来满足客户日益高涨的算力需求,如此一来,客户、企业和投资者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在券商研报中,有一个不错的案例可以参考:英伟达旗下创投联盟孵化的Computer Labs中有一个“GPU RWA Vault”项目,以真实的GPU资产作为标的,筹集基础资金,然后用于采购并部署如H100、H200、B200等高性能的算力卡,再将设备部署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的数据中心;接着用户通过购买并支付对应的GAME NFT代币获得GPU所有权,再将算力租赁给AI公司和DePIN项目后获取收益,年化回报预计超过30%!
从上面来看,几乎都是受益方,英伟达将存货资产盘活,投资者获得资产的份额享受租金分红,算力租赁客户拥有算力卡并出租获得收益,AI公司支付租金获得高性能的算力来发展业务。当然英伟达的高性能算力显卡存货依旧是紧俏的,但换个思路,有存货积压困难的厂商能否用这个方式盘活资产呢?那么多基础设施建设能否盘活?毕竟终端的钱怎么都是要花的!
总结来看,RWA正在悄悄改变传统金融产业的规则!无论对中小企业融资,还是对普通人的财富管理,都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香港这边已经吹响了号角,国内的新能源电站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租赁等,都有带动RWA扩容的巨大潜力!当然任何新事物也都有风险和挑战,比如怎么确保链下资产的真实性、质量是否过硬?如何准确定价?监管体系怎么跟上?这些都是需要逐步完善的。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均来自于公开平台,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有效;文中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参考,所涉及个股不作任何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rticle_adlist-->本文作者 | 刘超然 来源 | 英才商业 ]article_adlist-->end ]article_adlist-->内容不错,还请动手【分享↘】【点赞↘】【在看↘】
]article_adlist-->泰禾优配-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开户费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