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以奋斗超越自我,让梦想绽放光彩。6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全国自强模范代表围绕“弘扬自强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分享了他们的追梦故事。
坚韧不拔奏出生命最强音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面对命运的挫折,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从不曾妥协。
幼时的一次高烧让黄莺双目失明,但她求学的渴望始终强烈。2015年6月,黄莺以宁夏首位盲人高考生的身份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并成功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她凭借惊人毅力完成学习并连续3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班级第一,获得保研。
在无声世界里,浙江省平湖市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副主任陈良杰则用飞速的指尖敲出了人生最强音。
陈良杰患有先天性听力残疾,2006年考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求学期间,在一次中英文看打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让他深深意识到,“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工作后,陈良杰苦心钻研制图和文本处理技术,磨炼出炉火纯青的“手上功夫”。2023年,他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凭借每分钟340个字的打字速度完美复刻排版,斩获金牌。
走下赛场,陈良杰致力于帮助残疾人培训职业技能。“时代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大家踏实肯干,残疾人同样可以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陈良杰说。
用智慧汗水证明自己、服务社会
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村,乡亲们都知道“有急病就叫陈医生”。1996年,手臂残疾的陈桂平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为新圩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29年来,陈桂平骑坏了16辆自行车,骑行超过12万公里,累计接诊超20万人次。在他心里,24小时随叫随到,是责任更是承诺。
这些年,陈桂平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残疾人生活的积极变化——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完善、康复服务越来越普及、教育和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正在照亮千千万万像陈桂平一样的农村残疾人的前行路,激励着他们自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时代在进步,环境在改善。我们自己要抓住机会,用我们的坚韧、智慧和汗水去证明自己、服务社会。”陈桂平说。
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从残奥会赛场的运动员到讲台上的高校教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扶婷的心愿没有变过——为残疾人做点事。
在近10年的运动员生涯中,扶婷斩获了18枚金牌,也磨炼出刻入生命的拼搏精神。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她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走上法律助残之路。她和团队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开展公益普法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残疾人身边。
“这是我们手工编织的‘荣耀之花’,这束花一共12000多针,耗时至少40个小时。”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现场展示了一捧精美的手工花束。花束由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制作,曾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赠送给运动员。
2014年,唐占鑫和3位轮椅上的伙伴成立北京市第一家由残疾人服务于残疾人的“希望之家”,目前已为900多名残疾人朋友提供了生活重建服务。从2019年起,他们又通过手工制作帮助残疾女性实现就业增收,为25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7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增收。
因为自己曾被照亮,所以也想成为一束光。来自全社会的关爱托举起了残疾人的梦想之翼,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主动成为助残者,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唐占鑫说,“今后,我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和我一样传递这份爱和温暖,让更多生命重新焕发光彩。”
泰禾优配-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开户费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